高血糖、高血压往往都是全身性疾病,医生:不能只单一降糖、降压
凌晨两点,急诊室的灯还亮着。医生看着一个刚送来的中年人,血压飙到180,血糖也破了20。可这个人几小时前还在跟朋友喝酒吃肉,说自己“就是血压有点高,血糖有点甜,平时也吃药,没啥大事”。这样的轻视,才是最危险的隐患。
凌晨两点,急诊室的灯还亮着。医生看着一个刚送来的中年人,血压飙到180,血糖也破了20。可这个人几小时前还在跟朋友喝酒吃肉,说自己“就是血压有点高,血糖有点甜,平时也吃药,没啥大事”。这样的轻视,才是最危险的隐患。
8月27日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开始对外接待服务。新闻中心设在北京梅地亚中心宾馆,安排参加纪念活动相关采访,提供传输通信手段、资料服务以及有关新闻采访方面的咨询。
三价铬,一种被众多商家宣称为“血糖克星”“天然口服胰素”“诺贝尔级糖尿克星”,可以帮助消费者“轻松退出糖友圈”的成分,成了收割高血糖人群、糖尿病患者焦虑的神器。这类具有“攻克糖尿病”奇效的产品并非药品,而是一类添加三价铬的膳食营养补充剂。记者调查发现,这类膳食
43岁的林雪怡是两个孩子的母亲,大女儿已经上初中,小儿子才上小学,她一边要照顾家庭,一边还在一家广告公司兼职做项目策划。她的职业本就节奏快,经常需要熬夜改方案、赶进度,白天又要兼顾孩子的作业和饮食,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。长期高压的生活让她习惯了用甜食来缓解焦
使用有效性估计目标,在第72周时,orforglipron最高剂量组平均减重10.4 kg(10.5%)。在一项关键次要终点中,orforglipron 在不同剂量下可使基线 HbA1c(平均 8.1%)降低 1.3% 至 1.8%。在另一项关键次要终点中,7
2023年10月,诺和诺德的FLOW研究因其中期结果显著优于预期而提前终止,这标志着GLP-1 RA在T2D合并慢性肾脏病(CKD)治疗上首次取得了突破性成果。
肝脏是个不声不响的大工厂,每天帮身体处理营养、解毒,还储存能量。可一旦肝里脂肪堆多了,像是厨房里油烟太重,工人干活就变慢了。脂肪肝就是肝脏里被脂肪“占了地盘”,久了容易引起发炎、纤维化,甚至发展成肝硬化、肝癌。
糖尿病和脂肪肝,一左一右,像是身体里的“双煞”。别看它们平时没啥动静,一旦联手,就像家里煤气和火柴碰到一起,点着了,不炸都难。美国糖尿病协会(ADA)最近发布的研究提醒我们:这俩病一起出现,死亡风险会蹭蹭往上涨。有人可能想,降糖归降糖,护肝归护肝,管好一个就不
对于需长期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,“频繁注射、血糖波动”是常见困扰。依柯胰岛素作为长效基础胰岛素,以“一周注射1次、降糖持久平稳”为核心优势,能减少注射频率、降低血糖波动风险,且已纳入医保,大幅减轻用药负担。掌握其适用人群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,才能更好地发挥长
“反向降糖”的本质,是在违反身体规律的情况下,盲目追求血糖下降。比如秋天一来就开始猛吃粗粮、猛喝降糖茶、猛加运动,甚至自行减药,结果血糖非但没降,反而更加不稳定。
在糖尿病治疗药物中,临床应用几十年的二甲双胍一直以来都是很多患者的一线基础用药,二甲双胍除了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以外,多项研究还发现其在改善代谢,抗衰老,甚至是抗癌等方面,具有巨大的临床潜力。
二甲双胍,自1957年应用于临床以来,已成为糖尿病治疗领域的“常青树”,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超过60年,在我国也积累了30余年的临床经验。它以良好的疗效、可靠的安全性以及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,赢得了广泛认可。然而,尽管二甲双胍在糖尿病治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,
血糖控制,是每一位中老年朋友绕不开的健康话题。尤其是在糖尿病高发的今天,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亲人受其困扰。
作为一名内分泌科医生,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糖尿病患者,他们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血糖。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,我见证了无数患者通过调整生活方式、合理用药实现血糖平稳,但近期一项研究成果引起了我的注意 —— 每天嚼 2 颗黑巧克力,竟能让血糖稳降 12%
G 蛋白偶联受体(G protein-coupled receptors,GPCR)的偏向性激动作用为研发更安全的药物提供了可能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G 蛋白和β-arrestin 的平衡上,然而像 GPCR 激酶(GPCR kinases,GRKs)这样的
近年来,胰高血糖素样肽-1(GLP-1)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的出现,彻底改变了肥胖治疗格局,可发挥抑制食欲、减少热量摄入的作用。此类药物已被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、肥胖症,以及心血管疾病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疾病的治疗。
体重与血糖管理,正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健康挑战。据显示,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1.48亿,几乎是世界第一,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四大类慢性病之一。而在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,近一半的血糖控制不达标。与此同时,超重/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合并超重/肥胖的中
48岁,事业稳定、家庭和睦的贺先生,在一次公司体检中被查出空腹血糖偏高。医生说是“初期糖尿病”,建议控制饮食、运动为主,配合口服降糖药。
近日,第85届美国糖尿病协会(ADA)科学会议在美国芝加哥拉开帷幕。业内将该会议视为“全球规模最大的糖尿病会议”,糖尿病领域有深厚基础的国内外企业、以及全球专家学者均现身会议,分享在该领域的创新发现和洞察。
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(MAFLD/MASLD)和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炎(MASH),已成为代谢病谱中新兴的重大疾病负担。当前我国尚无药物被正式批准用于治疗MASH,如何干预肝脏脂肪沉积、炎症及纤维化进展,成为临床研究焦点。在这一背景下,促胰高糖素样肽-1受体激动剂(